十三经导读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
( 53人 )

十三经之首

[展开全文]

周易的性质;占卜(甲骨文)记录占卜结果,算筹。中国最早的微雕。

周易的成书和编撰:三圣指伏羲,周文王,孔子。伏羲创立了八卦,周文王 演绎8卦为64卦。孔子《易传》五十以学易,无大过也。天不变,道亦不变。

[展开全文]

《尔雅》的内容

建筑方面:2、青山如官舍,黄鸟度宫墙

郭璞《尔雅音图》

房屋建筑名称:门、户、塾;屏(萧墙);堂、序、厢(登堂入室、四世同堂、西厢记);

室、房;  四隅:

[展开全文]

(一)先秦---萌芽---------理论依据

1、实名问题;  2、类别问题;

(二)时代变化,文化积淀,孕育了它

[展开全文]

十三经之一

不同于五经、传、记。是工具书,为解释古书中的疑难字词、诠释所见名物概念而撰集的一部最早百科性质的词典。

一、《尔雅》其名:近正   

二、尔雅的作者与成书年代

[展开全文]

《孝经》还把道德规范与法律联系起来,提出要借用国家法律的权威维护道德秩序。

“以显父母”,是孝之终。主张“孝”要“始于事亲,中于事君,终于立身”,并按照父亲的生老病死等生命过程,提出“孝”的具体要求:

[展开全文]

《孝经》首次将孝与忠联系起来,认为“忠”是“孝”的发展和扩大,并把“孝”的社会作用推而广之,认为“孝悌之至”就能够“通于神明,光于四海,无所不通”。

[展开全文]

孝经:  1799字,最短,“小经”体现了

‘孝治’的理念。

黑格尔:  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

法国传教士:中国人对孝敬之尊重,正如斯巴达人之爱自由,罗马人之爱祖国如出一辙。

[展开全文]

孟子:“五伦”     春秋五教(父义、母慈、兄友,弟恭,子孝)

孟子五伦:

1、父子有亲,

2、君臣有义、

3、夫妇有别、

4、长幼有序、

5、朋友有信。

[展开全文]

仁政        理论基础

(一)民本思想: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;三宝:土地、人民、政事;民为贵,君为轻,社稷次之)  

(二)人性善(推己及人)

1、经济措施(与民恒产--井田制;不违农时;薄税敛;关注商人:反垄断)

2、军事措施   支持仁战:仁人无敌于天下,君子有不战,战必胜矣。

 

[展开全文]

人为不善的原因:

生理欲望;     四心是萌芽,易失;

后天原因(富岁,子弟多赖,凶岁,子弟多暴);         主观原因(放弃良心。牛山之木,濯濯荒山)人有善心,不能丢掉;

林语堂与孟子

善心需要培养。

[展开全文]

态度:顺天者昌,逆天者亡。(顺应环境,积极适应,不怨天尤人)做真正的自我

仁义礼智信  以德超越命(与命运抗衡)

道德义理:  道德意识权威化

态度:天人合一

自然之天: 与之相合  有规律,发挥主观能动性,变为自己所用。不能任意而为。

[展开全文]

孟子经历:隋代以前:沉寂期;唐代:兴起;宋代以后受到重视:(有封号,进孔庙;有自己的庙;著本增多);王安石功不可没(才有孔孟只说)

孟子思想:天道;人道;至道;

[展开全文]

孟子的特点: 

1、大的胸怀:使命感,积极救世(礼崩乐坏);坚守仁义;关心民生(民为贵,君为轻);

2、傲岸不屈的性格,独立不屈的精神。 善养浩然正气,不媚世俗;不媚权贵(孟子不奉齐王之召);

3、有理想(梁惠王:

[展开全文]

文化观上:

    和而不同

(1)多学而识与一以贯之的统一

(2)学与思的统一

(3)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统一

(4)善与美的统一

朱熹:美是言功,善是言德

[展开全文]
 

续上:

孔子的辩证思想

和为贵

  文艺的审美标准上: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

  教育上,因材施教  执中

  经济上,欲而不贪

[展开全文]

孔子“仁学”的两重性

矛盾的思想体系

1、“复礼”与“爱人”的矛盾

2、“亲亲”与“举贤”的矛盾

3、“生而知之”与“学而知之”的矛盾

[展开全文]

与“复礼”提出了“正礼”

名不正言不顺

六、恭、宽、信、闵、惠、静、讱、不忧、先难而后获、勇等

巧言令色,鲜矣仁

[展开全文]

讲“仁”

一、亲亲(关爱自己的亲人)

二、爱人(关爱其他的社会成员)

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

[展开全文]
任课老师
  •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
    党怀兴,教授,博士生导师,1962年10月生,陕西合阳人。1983年获陕西师范大学学士学位,1986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,200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。1995年至2004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,2004年至2012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,2012年7月起任校长...
    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