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经导读 扫二维码继续学习
( 53人 )

一、《左传》的历史文献价值(真正的史书)

1、史料价值;2、左传对春秋史实的补充;3史实的订正;

史学价值:凡例、书例

对史实的“识”与“评”

二、经学文献价值

以六经为基础,宣达孔子对社会、人生的各种观念与主张

之入经;  经学价值;“义理之学”  

 

[展开全文]

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博大精深!

[展开全文]

经把含有常道,可作为典范的书叫经。

六经也叫六艺,诗书礼仪乐春秋。

[展开全文]

与“复礼”提出了“正礼”

名不正言不顺

六、恭、宽、信、闵、惠、静、讱、不忧、先难而后获、勇等

巧言令色,鲜矣仁

仁者必有勇,勇者不必有仁。

刚、毅、木(质朴)、讷近仁。

孔子仁学的两重性。

 

 

[展开全文]

七、孔子“仁学”的两重性

矛盾的思想体系

1、“复礼”与“爱人”的矛盾

2、“亲亲”与“举贤”的矛盾

3、“生而知之”与“学而知之”的矛盾

 

孔子的辩证思想

1、认知论上;

2、伦理学上;

中庸之为德也,

适度、适中;

[展开全文]

1、甲骨文是占卜的记录《周易》是占卜请况的记录

2、人更三圣,圣更三古

3、伏羲与女娲成为人类初祖

4、周文王被囚禁河南的幽礼城七年,主要研究周易

5、据说易传是孔子晚年创作的

6、韦编三绝:意思是读书导致装订时的线断了三次

7、君子以的德行求福

8、

 

[展开全文]

易学广大,无所不包,说得好!

[展开全文]

引言

一、先秦:《春秋公羊传》之经学主旨;

发掘《春秋》微言大义,建立圣人之法,实现“经世致用”的政治目标。

大一统;长幼尊卑;母以子贵

二、汉代:“春秋公羊学”的肇始与鼎盛

汉代:董仲舒、公孙弘

经世致用:政治原则:春秋之义

董仲舒春秋公羊学 :理论建树

三:中古:“春秋公羊学”的沉寂

四、清代:“春秋公羊学”的复兴

 

[展开全文]

儒家的著作有“六经”,始见于《庄子天运篇》:“孔子谓老聃曰:丘治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'六经',自以为久矣。”《庄子天下篇》更进一步说“《诗》以道志,《书》以道事,《礼》以道行,《乐》以道和,《易》以道阴阳,《春秋》以道名分。其数散于天下而设于中国者,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。这说明战国时期,“六经”已成为儒家所专有,“六经”本周奏古书,因孔子曾删订、整理并设帐授徒,故为儒家专有。其学说已在天下得以传播,并得到一些学派的称道。

[展开全文]
hn13837396762 · 2017-03-16 · 《导读》 0

续上:

孔子的辩证思想

和为贵

  文艺的审美标准上: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

  教育上,因材施教  执中

  经济上,欲而不贪

        钓而不刚,弋不射宿

矛盾的对立与统一

[展开全文]

三、文化观上:

    和而不同

(1)多学而识与一以贯之的统一

(2)学与思的统一

(3)有教无类与因材施教的统一

(4)善与美的统一

朱熹:美是言功,善是言德

(5)文与质的统一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老师引经据典,讲的很好,受益匪浅。谢谢!

[展开全文]

何休公羊学:1、五始说;

2、三科九旨说;3、七等说; 4、六辅说;

5、二类说

三、中古:春秋公羊学的沉寂

1.北朝;徐彦《公羊传疏》

2、孔广森:别支

3、刘逢禄:中坚

4、龚自珍、魏源:变革

 

5、晚晴:“公羊学”的分化

经生派的“春秋公羊学”

政论派的“春秋公羊学”

[展开全文]

孝经:  1799字,最短,“小经”体现了

‘孝治’的理念。

黑格尔:  国家的特征便是客观的家庭孝敬

法国传教士:中国人对孝敬之尊重,正如斯巴达人之爱自由,罗马人之爱祖国如出一辙。

一、历代王朝重视孝经

二、作者、成书年代及版本

作者、成书年代:

 1、孔子自撰?2、曾子所录?

孝经:故当不义则争之,从父之令,又焉得为孝哉?    曾子:答善而不敢争辩

3、曾子门人所录 4、子思所做  5、七十子之徒遗书 6、汉儒伪作               7、孝经成书于汉代:

三、孝经的思想内容

)、如何行孝  1、个体孝  孝是德本,教所有生 ; 行孝三阶段(一、孝之始:身体发肤,受之父母,不敢毁伤,孝之始也;--保护珍爱生命,如戒欲,戒轻生。

陶行知:想一想,死不得。);

点个赞

 

[展开全文]

(一)个体行孝:1、孝之始也

2、孝之中;报效国家

3、孝之终:立身行道;扬名于后世,显父母

个体孝:珍爱生命,保全身体,平安健康,报效国家,光宗耀祖。

(二)群体之孝(五等孝)

天子之孝; 诸侯之孝;卿大夫之孝;士人之孝;(吕氏春秋“五养”养体、目、耳、口、志)庶人之孝:孝养

二、以孝治天下

1、可能性;  2、方法; 3、以孝教民;4、以刑辅孝

[展开全文]

一、礼与《礼仪》

1、成书条件

和宗教祭祀有关。

二、礼仪作者及争议

三、《礼仪》书名的变迁及其结构

1、书名的变迁

2、《礼仪》的篇数 17篇

3、《礼仪》的结构----经、记、传

4、《礼仪》的排序

四、《礼仪》的内容及特点

(一)十七篇题解

士冠礼、士昏礼、士相见礼、乡饮酒礼、乡射礼、

[展开全文]

1、十三经包括的内容、演变 。

2、十三经注疏

3、阅读,首先要阅读经典。阅读经典意义。

        读书可以改变人的气质;经典可以沉淀,提高境界,使人变得深刻,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,可以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。

[展开全文]
hn13419841936 · 2017-03-14 · 《导读》 0

十七篇:

燕礼、大射仪、聘礼、公食大夫礼、觐礼、丧服、士丧礼、既夕礼、士虞礼、特生馈食礼、少牢馈食礼、有司彻

(二)主要内容及特点

1、冠礼(缁布冠、皮弁、爵弁)意义:明确责任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老师讲的很好,通俗易懂、有趣。

[展开全文]

十三经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经典。分别是《诗经》、《尚书》、《周礼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、《周易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公羊传》、《谷梁传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尔雅》、《孝经》、《孟子》。历代研究十三经的学问称为经学,经学分今文经学派及古文经学派。

[展开全文]
李娅芳 · 2020-04-25 · 《导读》 0
任课老师
  •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
    党怀兴,教授,博士生导师,1962年10月生,陕西合阳人。1983年获陕西师范大学学士学位,1986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学位,2003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学位。1995年至2004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,2004年至2012年任陕西师范大学教务处处长,2012年7月起任校长...
    更多